第二卷:武僧圖存 名利雙收
第四章 劍影照金山
日子在清苦、勞役和無處不在的等級壓迫中緩慢流淌。
靜修像一顆被丟進石縫里的種子。
在貧瘠的土壤里頑強地汲取著每一絲養(yǎng)分。
食物的,信息的,生存智慧的。
他依舊沉默寡言,干著最臟最累的活計。
倒糞桶時,他留意到釋法門捂著鼻子匆匆走過時。
腰間新掛的一個小巧玉墜。
在陽光下泛著溫潤的光。
劈柴時,他聽到兩個正式僧人在遠處低聲抱怨:
"...香火錢又短了,連燈油都快供不上了..."
"方丈還守著那幾本破經(jīng)當(dāng)寶貝..."
伙房幫忙時,他默默記下老門役偶爾能分到的。
那一點點帶油星的剩菜。
以及伙房大師傅對鹽罐日漸見底的憂慮。
后山那幾株被道行方丈采過的草藥。
他偷偷挖了一些根莖。
學(xué)著樣子揉碎,在自己劈柴磨破的手掌上涂抹。
一股清涼感暫時壓下了火辣辣的疼痛。
這東西...有用。
一個念頭閃過。
這日,他奉命隨伙房采買的慧明師(一個木訥的中年僧人)下山。
去高山郡城購買緊缺的粗鹽。
這是靜修入寺數(shù)月來第一次踏出山門。
郡城的熱鬧景象,像一記重錘砸在靜修麻木的心上。
街道兩旁店鋪林立,雖然大多也顯破敗。
但人流如織。
叫賣聲、討價還價聲不絕于耳。
食物的香氣------剛出爐的炊餅。
油鍋里翻滾的炸物。
甚至隱約飄來的肉香。
像無數(shù)只小手,瘋狂撩撥著他胃里從未真正平息過的饑餓感。
他用力咽了口唾沫,強迫自己移開目光。
但那股刻骨的渴望卻深深刻在眼底。
經(jīng)過城中心最大的瓦舍勾欄時。
人潮更是洶涌,幾乎將道路堵塞。
巨大的喧嘩聲浪撲面而來。
夾雜著震耳欲聾的叫好和驚嘆。
"快看!小木寺的高僧出來了!"
"飛檐走壁!棍掃千軍!神乎其技啊!"
"不愧是《高山劍影》里的真金身!"
小木寺?!
靜修猛地抬頭,心臟像被一只無形的手攥緊,驟然狂跳起來!
他個子瘦小,在人群中奮力踮起腳尖。
目光穿透攢動的人頭。
死死釘在瓦舍門口搭起的高臺上。
只見臺上,幾個穿著嶄新、樣式奇特(明顯模仿僧袍卻又極盡華麗)戲服的伶人。
正賣力地表演著。
一人手持長棍,舞得虎虎生風(fēng)。
棍影翻飛間,竟真的騰空躍起。
踩著臨時搭起的木樁"飛檐走壁"!
另一人則表演"鐵頭功"。
用頭顱將一塊青石板撞得粉碎(臺下有眼尖的嘀咕:那石頭怕是做了手腳)。
臺下觀眾看得如癡如醉,喝彩聲震天動地。
銅錢、碎銀甚至還有整錠的銀子。
如同下雨般被拋上臺!
一個扮演"方丈"的伶人,捻著假胡須。
寶相莊嚴地宣了一聲佛號:
"阿彌陀佛!小木寺護法金剛在此,妖邪退散!"
臺下又是一片沸騰。
靜修僵在原地。
血液仿佛在這一刻沖上頭頂,又在瞬間冰涼。
他死死盯著臺上那幾個模仿"小木寺僧人"的伶人。
看著他們輕易獲得如潮的喝彩和堆積如山的金錢!
再看看自己身上散發(fā)著淡淡汗臭和霉味的破舊僧衣(雜役連正經(jīng)僧袍都沒有)。
還有慧明師手里緊緊攥著的那一小袋粗鹽。
那幾乎是寺里小半月的伙食錢!
巨大的荒謬感。
和一種近乎灼燒的刺痛感,瞬間席卷了他!
憑什么?
憑什么幾個戲子,頂著"小木寺"的名頭,就能如此風(fēng)光?
而真正的"小木寺",卻連燈油都快買不起。
自己這樣的沙彌,活得連狗都不如?!
名!是名!
一個前所未有的清晰念頭。
如同黑暗中炸響的驚雷。
瞬間劈開了他混沌的思緒!
《高山劍影》...這部不知何人所作、描繪小木寺(雖然純屬虛構(gòu))傳奇的戲文。
竟然有如此魔力!
這三個字,就是點石成金的招牌!
他下意識地摸了摸懷里。
那里貼身藏著老門役偷偷塞給他的兩個銅板。
是他幾個月來唯一能攢下的"私產(chǎn)"。
他看著臺上堆積的金銀。
再想想寺里空蕩蕩的功德箱。
道行方丈緊鎖的眉頭。
釋法門腰間的玉墜。
伙房見底的鹽罐...
一個大膽到近乎瘋狂的計劃。
如同野火般在他心底轟然燃起!
回去的路上,靜修異常沉默。
慧明師抱怨著鹽價又漲了。
抱怨著城里人真有錢。
抱怨著那些伶人演得假。
靜修只是嗯嗯應(yīng)著。
眼神卻亮得嚇人,像兩簇在寒夜里燃燒的幽藍火焰。
緊緊盯著高山的方向。
回到寺里,已是黃昏。
靜修沒有像往常一樣立刻去干活。
而是徑直走向道行方丈清修的精舍。
他知道,說服這個固執(zhí)的老和尚,將是計劃成敗的關(guān)鍵。
他深吸一口氣,壓下狂跳的心臟。
整理了一下破舊的衣襟,敲響了門。
"進來。"道行的聲音平淡無波。
靜修推門而入,恭敬行禮:"方丈。"
道行盤坐在蒲團上,閉目養(yǎng)神。
面前攤著一本泛黃的古經(jīng)。
他眼皮都沒抬:"何事?"
靜修抬起頭,目光灼灼,直視著道行。
聲音因為激動而微微發(fā)顫。
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堅定:
"方丈!寺外有潑天富貴!"
"沾著'小木寺'三字就能撿!"
"弟子請命,為寺中...開一條活路!"
道行緩緩睜開眼。
銳利的目光如同實質(zhì)般刺向靜修。
精舍內(nèi),空氣仿佛凝固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