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前言
棒球是時間的藝術(shù)。
九局攻防,二十七次出局,每一個瞬間都可能成為傳奇或遺憾。而在這片賽場上,紐約洋基隊用百年輝煌詮釋了何為偉大——從貝比魯斯到迪馬喬,從曼托到基特,條紋戰(zhàn)袍承載著太多屬于棒球的神圣時刻。
作為十六年的洋基球迷,我見過2009年世界大賽的香檳雨,也熬過重建期的陣痛。但每當看到洋基隊的比賽,聽到廣播里念出“Now batting, No. 99, Aaron Judge”時,血液仍會沸騰。這份熱愛驅(qū)使我寫下這篇小說:一個關(guān)于天賦、時間與純粹勝利的故事。
為何而寫?
1、填補空白:市面上棒球小說多聚焦高中或日職或者動漫,MLB題材往往淺嘗輒止。我想呈現(xiàn)真實的大聯(lián)盟比賽精彩瞬間。
2、推廣棒球:我國棒球正在發(fā)芽。若這篇小說能讓一位讀者愛上棒球,甚至買下一顆手套走進球場,便是它的意義。
3、私心告白:主角會穿著洋基條紋衫從rookie成長為legend。是的,這是洋基信徒的私貨,但我也將忠于棒球本身的浪漫——比如紅襪與揚基的百年世仇,我會寫得盡量精彩鮮活。
關(guān)于主角
他擁有“每日三次30秒時間回溯”的能力,這并非無敵外掛,而是對“完美主義”的隱喻:棒球史上那些偉大的打者,誰不是在千萬次揮棒中逼近不可能的極致?
這是一篇爽文,拒絕降智反派和機械升級。你會看到真實的賽程、真實的球員,甚至真實的天氣對比賽的影響。
最后,借用基特的名言:“棒球是寫給成人的童話?!毕M@個故事能讓你聽見球場上的風聲,聞到熱狗與松焦油的氣息,以及——在某個瞬間——為洋基的勝利舉起虛擬的啤酒杯。
二、棒球規(guī)則介紹
(一)比賽基本結(jié)構(gòu)
1、比賽時長
常規(guī)賽共進行9局,每局分上半局(客隊進攻)和下半局(主隊進攻)。若9局后平局,進入延長局(無時間限制,直到分出勝負)。季后賽和世界大賽沿用此規(guī)則,但部分常規(guī)賽可能因天氣等因素縮短為7局(雙重賽)。
2、球隊構(gòu)成
每隊26名活躍球員(常規(guī)賽),包括投手(約13名)、野手(內(nèi)野/外野)和指定打擊(DH)。防守時9人上場,進攻時按“打線”(Batting Order)輪流擊球。
(二)得分規(guī)則
1、得分條件
擊球員(Batter)依次通過一壘、二壘、三壘,最終安全返回本壘得1分。若擊出本壘打(Home Run),擊球員和所有壘上跑壘員(Runner)均可得分。
2、本壘打類型
陽春炮(Solo HR):壘上無人,得1分。兩分炮/三分炮/滿貫炮:根據(jù)壘上跑者數(shù)量得2/3/4分。
(三)進攻規(guī)則(擊球與跑壘)
1、擊球(Batting)
擊球員需在投手投球后嘗試擊球,若未揮棒,裁判根據(jù)好球帶(Strike Zone)判定:好球(Strike):球通過膝蓋與腋窩之間的本壘板上方。壞球(Ball):未通過好球帶且擊球員未揮棒。三振出局(Strikeout):累計3好球(揮空或裁判判定)。四壞保送(Walk):累計4壞球,擊球員免費上一壘。
2、跑壘(Base Running)
跑壘員需按順序觸壘,不可逆向跑壘。出局方式:防守方持球觸殺(Tag)跑壘員或封殺(Force Out,跑壘員被迫進壘時)。高飛球被截殺(Fly Out)后,跑壘員需先回原壘位再前進(否則可被申訴出局)。盜壘(Steal):跑壘員在投手投球時嘗試進壘,需避免被觸殺。
(四)防守規(guī)則(投球與守備)
1、投手(Pitcher)規(guī)則
投球動作:必須從投手板(Rubber)啟動,合法投球姿勢包括固定式(Set Position)和揮臂式(Windup)。違規(guī)投球(Balk):投手欺騙跑壘員的違規(guī)動作(如假動作),跑壘員自動進一壘。投球限制:2023年起引入“投球計時器”(Pitch Clock),投手需在15秒(壘上無人)/20秒(有跑者)內(nèi)出手。
2、守備(Fielding)
接殺(Catch):防守球員在球落地前接住擊出的球,擊球員出局。雙殺(Double Play):一次防守動作使兩名進攻球員出局(如滾地球封殺二壘再傳一壘)。三殺(Triple Play):罕見,一次動作三人出局。
(五)特殊規(guī)則與術(shù)語
1、指定打擊(DH)規(guī)則
美聯(lián)(AL)球隊使用DH代替投手擊球;國聯(lián)(NL)2022年起全面采用DH。
2、即時重播(Instant Replay)
教練可挑戰(zhàn)爭議判罰(如本壘沖撞、界外球),由紐約回放中心裁決。
3、突破僵局制(2020年臨時規(guī)則)
延長局從二壘放跑壘員開局,加速得分(僅常規(guī)賽使用,季后賽取消)。
4、無安打比賽(No-Hitter)
投手團隊全場未讓對手擊出安打(需至少完成9局)。
(六)場地與裝備場地尺寸
本壘到外野墻通常為325-400英尺(約99-122米),本壘到一壘/三壘90英尺(27.43米)。用球:官方用球為Rawlings制造,重5-5.25盎司,周長9-9.25英寸。球棒:木質(zhì)(MLB禁用金屬棒),長度不超過42英寸,直徑不超過2.61英寸。七、常見違規(guī)與處罰禁藥政策:使用興奮劑禁賽80場(初犯),終身禁賽(三次違規(guī))。惡意沖撞:跑壘員故意撞擊守備球員(尤其本壘)可能被判出局并處罰。
(七)進攻相關(guān)術(shù)語
1、擊球(Batting)
安打(Hit):擊球員將球擊入場內(nèi)并安全上壘。一壘安打(Single)、二壘安打(Double)、三壘安打(Triple)、本壘打(Home Run)犧牲打(Sacrifice):故意出局但幫助隊友進壘或得分,包括:犧牲高飛(Sacrifice Fly):高飛球被接殺但跑壘員得分。犧牲觸擊(Sacrifice Bunt):輕觸球送跑者進壘。內(nèi)野安打(Infield Hit):球未出內(nèi)野但擊球員靠速度上壘。
2、跑壘(Base Running)
盜壘(Stolen Base):跑壘員在投手投球時成功進壘。牽制(Pickoff):投手試圖觸殺離壘過遠的跑者。雙盜壘(Double Steal):兩名跑壘員同時盜壘。本壘沖撞(Home Plate Collision):跑壘員與捕手在本壘的激烈對抗(現(xiàn)受規(guī)則限制)。
3、投手(Pitcher)
球種:快速球(Fastball):四縫線(Four-Seam)、二縫線(Two-Seam)、切球(Cutter)。變化球:曲球(Curveball)、滑球(Slider)、變速球(Changeup)、指叉球(Forkball)。三振(Strikeout):投手使擊球員三好球出局,記作K(揮空三振)或?(不動三振)。保送(Walk):四壞球(BB)或故意四壞(IBB)。
4、守備動作
雙殺(Double Play, DP):一次防守使兩人出局,常見組合:6-4-3雙殺:游擊手(6)→二壘手(4)→一壘手(3)。三殺(Triple Play):罕見,一次守備三人出局。夾殺(Run Down):防守方圍堵跑壘員在兩壘間。
5、守位編號(Position Numbers):
1投手(P)、2捕手(C)、3一壘手(1B)、4二壘手(2B)、5三壘手(3B)、6游擊手(SS)、7左外野(LF)、8中外野(CF)、9右外野(RF)。
6、好球帶(Strike Zone)
本壘板上方,擊球員膝蓋與腰部之間的空間(實際判罰因人而異)。
7、投球結(jié)果
暴投(Wild Pitch, WP):投手失控導致捕手無法接球,跑者進壘。捕逸(Passed Ball, PB):捕手失誤未接住可處理的球。觸身球(Hit By Pitch, HBP):投球擊中擊球員,保送一壘。
8、違規(guī)投球(Balk):
投手欺騙跑壘員的非法動作(如假投球),跑者自動進一壘。
9、進攻戰(zhàn)術(shù)
打帶跑(Hit and Run):跑者啟動盜壘,擊球員必須揮棒。假觸真打(Fake Bunt Swing):假裝短打后突然長打。強迫取分(Squeeze Play):三壘跑者在投球時沖本壘,擊球員觸擊。
10、防守戰(zhàn)術(shù)
防守布陣(Shift):針對擊球員習慣調(diào)整守備站位(如“左打Shift”)。故意四壞(Intentional Walk):直接保送強打者(現(xiàn)需口頭宣告)。
11、打擊數(shù)據(jù)
打擊率(Batting Average, AVG):安打數(shù)/打數(shù)。上壘率(On-Base Percentage, OBP):(安打+保送+觸身球)/打席。長打率(Slugging Percentage, SLG):總壘打數(shù)/打數(shù)。OPS(On-base Plus Slugging):OBP + SLG,衡量綜合攻擊力。
12、投手數(shù)據(jù)
自責分率(Earned Run Average, ERA):每9局自責分。WHIP(Walks + Hits per Inning Pitched):單局被上壘人數(shù)。救援成功(Save):后援投手在特定條件下守住勝利。
13、進階數(shù)據(jù)
WAR(Wins Above Replacement):球員貢獻勝場數(shù)。BABIP(Batting Average on Balls In Play):剔除三振和本壘打后的擊球安打率。六、特殊比賽術(shù)語完全比賽(Perfect Game):投手全場無讓任何對手上壘(27上27下)。無安打比賽(No-Hitter):團隊全場未被擊出安打(可能有保送或失誤)。再見安打/本壘打(Walk-off Hit/HR):主隊下半局終結(jié)比賽的得分。
14、器材與場地術(shù)語本壘板(Home Plate):五邊形橡膠板,寬17英寸。外野墻(Outfield Wall):本壘打距離標志,如“綠色怪物”(芬威球場左外野高墻)。牛棚(Bullpen):投手熱身區(qū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