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圳,羅湖口岸。
蘇璃站在邊境檢查站前,看著對面香港的繁華景象,心中五味雜陳。在她原來的時代,深圳早已成為一座現(xiàn)代化的國際都市,摩天大樓林立,車水馬龍。而現(xiàn)在,這里還只是一片農(nóng)田和小漁村,只有零星的建筑工地預示著即將到來的巨變。
"真的能進去嗎?"王鐵柱有些忐忑地問道。
"放心,我們有合法的通行證。"蘇璃拍了拍手中的文件。
這些通行證是她花了不少心思才弄到的。她利用"蘇璃"原本的身份信息,聲稱要去香港探望病重的親戚,又托關系找了幾個能說話的人,最終辦下了為期三天的短期通行證。
檢查過程比預想的順利。可能是因為經(jīng)濟特區(qū)剛剛建立,相關政策還不夠嚴格,邊檢人員只是例行公事地檢查了證件就放行了。
踏上香港的土地,蘇璃感到一種奇妙的震撼。這里的空氣都彌漫著金錢的味道——霓虹燈閃爍的商店、來來往往的豪車、身著西裝的商人們。這就是1980年的香港,亞洲四小龍之一,正處于黃金發(fā)展期。
"天哪..."王鐵柱幾乎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。作為一個從未離開過北方小城的技術工人,香港的繁華超出了他的想象。
"別像鄉(xiāng)下人一樣東張西望。"蘇璃小聲提醒道,同時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。
她今天特意穿了一套相對體面的衣服——雖然在香港人眼里依然土氣,但至少不會太顯眼。她知道,在商場上,第一印象往往決定成敗。
兩人按照事先查好的地址,來到了旺角的一家電子產(chǎn)品批發(fā)市場。這里人聲鼎沸,各種電子產(chǎn)品琳瑯滿目:收音機、錄音機、計算器,當然還有她此行的目標——電子表。
"老板,電子表怎么賣?"蘇璃用蹩腳的粵語詢問一個攤主。
"內(nèi)地來的?"攤主是個中年男人,一眼就看出了蘇璃的身份,"日本貨,一只25港幣,要多少?"
25港幣,按照當時的匯率相當于人民幣12塊錢。蘇璃心中暗喜,這個價格比她預期的還要低。
"能不能再便宜一點?我要40只。"蘇璃開始砍價。
"40只?"攤主眼睛一亮,"量大的話,20港幣一只,不能再少了。"
蘇璃裝作考慮的樣子,實際上她心里已經(jīng)樂開了花。20港幣相當于人民幣10塊錢,而她知道這些電子表在內(nèi)地至少能賣到150塊錢一只,利潤高達15倍。
"好,我要了。"蘇璃爽快地答應。
交易很快完成。800港幣換來了40只精美的電子表,每一只都用小盒子裝著,看起來相當精致。王鐵柱小心翼翼地把這些寶貝裝進事先準備的行李箱里。
"接下來去哪里?"王鐵柱問道。
"回深圳,然后轉(zhuǎn)戰(zhàn)內(nèi)地。"蘇璃說道,"真正的考驗現(xiàn)在才開始。"
回到深圳已經(jīng)是傍晚。這座未來的超級城市現(xiàn)在還只是個大工地,到處都是建筑工地和臨時搭建的商鋪。但蘇璃能感受到這里涌動的活力——每一個人都帶著發(fā)財致富的夢想,每一個角落都充滿了機遇。
"我們在這里過夜,明天一早就往內(nèi)地走。"蘇璃找了一家小旅館住下。
晚上,當王鐵柱去買晚飯的時候,蘇璃獨自坐在窗前,看著對面香港的燈火。她想起了自己在21世紀的生活——華爾街的辦公室、每天數(shù)百萬美元的交易、西裝革履的商務談判。那種生活雖然充滿刺激,但總讓她感到空虛。
而現(xiàn)在,雖然身處1980年,雖然只是一個普通的紡織女工,但她卻感到前所未有的充實。也許這就是重新開始的魅力——能夠用自己的能力改寫命運,能夠在歷史的洪流中留下自己的印記。
"蘇璃,我買了些包子。"王鐵柱推門而入,手里提著熱氣騰騰的包子。
"鐵柱,你后悔嗎?"蘇璃突然問道。
"后悔什么?"王鐵柱有些困惑。
"后悔跟著我冒險。"
王鐵柱認真地思考了一會兒,然后搖搖頭:"不后悔。說實話,我從小就渴望干一番事業(yè),可是一直沒有機會。現(xiàn)在有了機會,就算失敗了,至少我努力過。"
蘇璃點點頭,心中對這個樸實的男人更添了幾分欣賞。
第二天清晨,兩人搭乘長途客車北上。他們的第一站是廣州,那里有相對發(fā)達的市場和更多的潛在客戶。
客車顛簸地行駛在簡陋的公路上,蘇璃閉著眼睛思考著接下來的計劃。她知道,僅僅倒賣電子表只是第一步,真正的挑戰(zhàn)在于如何建立穩(wěn)定的銷售渠道,如何應對可能的競爭對手,以及如何避免政策風險。
在這個計劃經(jīng)濟向市場經(jīng)濟轉(zhuǎn)型的特殊時期,任何商業(yè)行為都可能被扣上"投機倒把"的帽子。她必須小心翼翼,既要抓住機遇,又要規(guī)避風險。
"蘇璃,你覺得我們真的能成功嗎?"王鐵柱輕聲問道。
蘇璃睜開眼睛,看著車窗外掠過的田野。在遠處,她仿佛能看到一座座城市拔地而起,一條條高速公路縱橫交錯,那是屬于未來的中國,一個她曾經(jīng)生活過的中國。
"會成功的。"蘇璃的語氣中帶著一種神秘的確定性,"因為這是歷史的必然。"
王鐵柱不太理解這句話的深意,但他選擇相信。在這個充滿變數(shù)的時代,信任往往比金錢更珍貴。
客車繼續(xù)向前駛?cè)?,載著兩個人的希望,也載著一個時代的夢想。而在他們身后,深圳特區(qū)的建設如火如荼,一個全新的中國正在崛起。
但蘇璃不知道的是,她的一舉一動都在某些人的監(jiān)視之下。在北方的那座紡織廠里,副廠長李建國已經(jīng)收到了來自南方的消息:蘇璃確實在深圳出現(xiàn)過,而且還購買了大量的電子表。
"投機倒把,這是明顯的投機倒把。"李建國冷笑道,"看我怎么收拾你。"
他立刻拿起電話,開始布置一張針對蘇璃的大網(wǎng)。在這個特殊的時代,一個"投機倒把"的罪名就足以毀掉一個人的前途,甚至自由。
暴風雨即將來臨,而蘇璃還在為自己的第一桶金感到興奮。
廣州,人民公園旁的小巷子里。
蘇璃和王鐵柱在一家簡陋的茶館里等待著他們的第一個客戶。這是王鐵柱的戰(zhàn)友介紹的,據(jù)說是個"有路子"的人,專門做些倒買倒賣的生意。
"來了。"王鐵柱看到一個瘦小的中年男人走進茶館,立刻起身招手。
"老王!"那人快步走過來,和王鐵柱擁抱了一下,然后好奇地打量著蘇璃,"這就是你說的那個有貨的朋友?"
"對,這是蘇璃。"王鐵柱介紹道,"蘇璃,這是我戰(zhàn)友劉強。"
劉強坐下來,壓低聲音說道:"聽老王說你們有香港的電子表?"
蘇璃點點頭,從包里拿出一只電子表放在桌上。劉強立刻眼睛發(fā)亮,拿起來仔細端詳。
"貨真價實啊!"劉強嘖嘖稱贊,"這種表在廣州至少能賣120一只。你們想怎么合作?"
"我們有40只,希望能盡快出手。"蘇璃開門見山,"價格好商量。"
劉強思考了一下:"這樣吧,我給你們100一只,全部吃下。但是有個條件,你們要保證貨源穩(wěn)定,以后還能拿到貨。"
100一只,這個價格讓蘇璃有些意外。她原本以為能賣到80塊錢就不錯了,沒想到利潤比預期還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