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滾出去!這里不歡迎你!"
李大寶一腳踢翻了楊天賜手中的花圈,憤怒的吼聲在整個殯儀館里回蕩。
"就是!我爸媽養(yǎng)了你二十年,你連個醫(yī)藥費都不出,現(xiàn)在裝什么孝子?"李二寶緊跟著冷笑,"還穿得這么體面,在外面發(fā)財了是吧?"
楊天賜靜靜地看著地上散落的白菊花,沒有辯解,只是彎腰一朵一朵地撿起來。圍觀的親戚們竊竊私語,有的搖頭嘆息,有的幸災(zāi)樂禍。
"天賜啊,你就別來了,免得兄弟倆難堪。"嬸嬸拉了拉他的袖子,"你爸媽也不愿意看到你們吵架。"
"是啊,人都走了,何必呢。"
楊天賜抬起頭,眼中沒有怨恨,只有深深的悲傷。他掏出一張銀行卡,放在靈堂前的桌子上。
"這里面有五十萬,算是我最后的心意。"他的聲音很輕,但在嘈雜的環(huán)境中格外清晰,"爸,媽,天賜不孝,來晚了。"
說完,他深深鞠了一躬,轉(zhuǎn)身離開。
李大寶愣了一下,趕緊拿起銀行卡看了看,臉色瞬間變了。他追出去幾步,但楊天賜已經(jīng)消失在人群中。
"五十萬?他哪來這么多錢?"李二寶湊過來,"該不會是偷的吧?"
"管他呢,反正錢是真的。"李大寶把卡塞進兜里,"走,繼續(xù)辦事。"
沒人注意到,楊天賜站在殯儀館外的梧桐樹下,淚水模糊了雙眼。手機突然響起,是助理小王的電話。
"楊總,華潤那邊的合同簽好了,三千萬的項目。還有,明天的董事會您還參加嗎?"
"推遲兩天。"楊天賜擦了擦眼角,"另外,幫我查一下李家村最近的情況,特別是李大寶、李二寶兩家的生意。"
"好的,楊總。"
掛了電話,楊天賜望著天空中飄過的白云,思緒飛回了二十多年前那個寒冷的冬夜。
那時候他還不叫楊天賜,甚至連個像樣的名字都沒有。是李叔叔和李嬸嬸在村口的土地廟里找到了他,襁褓中的嬰兒哭聲嘶啞,小臉凍得發(fā)紫。
"這孩子命真大,這么冷的天居然沒凍死。"李嬸嬸心疼地抱起他,"老李,我們把他帶回家吧。"
"行,反正咱們也沒孩子,就當是老天爺賜給咱們的。"李叔叔點點頭,"就叫天賜吧。"
前幾年,李叔叔李嬸嬸對他確實不錯。雖然家里窮,但有什么好吃的都先緊著他。冬天的時候,李嬸嬸總是把他抱在懷里取暖,生怕他受凍。
可是好景不長。在楊天賜三歲那年,李嬸嬸懷孕了,生下了李大寶。兩年后又生了李二寶。
有了親生兒子,一切都變了。
"天賜,你是老大,要讓著弟弟們。"這是李嬸嬸最常說的話。
"憑什么讓?他又不是我親弟弟!"年幼的楊天賜不懂,為什么突然間自己就成了外人。
"啪!"李嬸嬸一巴掌打在他臉上,"什么叫不是親弟弟?我們養(yǎng)了你這么多年,你就是這么報答的?"
從那以后,楊天賜學會了沉默。家里的活兒他干,好吃的讓給弟弟們,新衣服也是弟弟們先穿。李叔叔有時候看不過去,會偷偷給他塞點零花錢,但李嬸嬸發(fā)現(xiàn)后總是要大鬧一場。
"你到底向著誰?這個白眼狼大了肯定不會管我們!"
"孩子還小,你別這么說。"
"小什么???都十二歲了,該懂事了!"
楊天賜確實懂事了。他懂得了什么叫現(xiàn)實,什么叫無奈,也懂得了什么叫感恩。
不管李嬸嬸怎么偏心,他從沒忘記是誰給了他一個家,是誰讓他有飯吃有衣穿。哪怕只是一碗稀粥,一件打補丁的衣服,那也是恩情。
十五歲那年,楊天賜主動提出要去城里打工。
"好!早就該出去了!"李嬸嬸巴不得他離開,"但是記住,每個月必須往家里寄錢,我們養(yǎng)了你這么多年,你得報恩!"
"我知道。"楊天賜背起簡單的行李,"爸,媽,我走了。"
"唉,路上小心。"李叔叔紅了眼眶,偷偷塞給他五百塊錢,"到了城里給家里打電話。"
李大寶和李二寶站在門口,臉上是藏不住的得意。從此以后,家里就是他們兩個的天下了。
楊天賜回過頭看了一眼那個生活了十五年的家,心里五味雜陳。破舊的土坯房,狹窄的院子,還有院門口那棵老槐樹,都深深地印在他的記憶里。
他不知道,這一走就是十年,再回來的時候,物是人非,一切都變了。
火車的汽笛聲把他拉回現(xiàn)實。楊天賜掏出手機,撥通了助理的電話。
"小王,幫我定明天最早的班機回S市。另外,給李家村的村委會打個電話,我要投資建一個農(nóng)產(chǎn)品加工廠。"
"楊總,您要回老家投資?"
"是時候了。"楊天賜看著遠方的夕陽,"有些債,該還了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