蘇黎回歸后的第一周,數字化轉型項目進入了關鍵階段。A/B測試的結果出來了,數據支持程墨的保守方案在短期內更有效,但蘇黎的創(chuàng)新設計在長期用戶粘性上展現出潛力。
"我們需要融合兩種方案的優(yōu)勢。"周五的決策會議上,蘇黎指著數據圖表說,"保留核心功能穩(wěn)定性,同時在用戶體驗層加入創(chuàng)新元素。"
程墨點點頭:"技術上可行,但會增加開發(fā)復雜度。需要重新評估時間線。"
會議室里的氣氛凝重起來。這個項目已經拖延了兩周,客戶開始施壓。如果再延期,不僅影響公司聲譽,也可能導致財務處罰。
"給我一個晚上。"蘇黎突然說,"我和程墨重新梳理方案,明天上午給出最終版本。"
李總看了看兩人:"你們確定?這工作量不小。"
"我們配合得很好。"蘇黎看了程墨一眼,眼中是熟悉的挑戰(zhàn)光芒,"對吧?"
程墨發(fā)現自己毫不猶豫地點頭:"可以完成。"
會議結束后,他們立即投入工作。程墨將數據重新分析,找出最具潛力的功能點;蘇黎則調整設計方案,確保創(chuàng)新不犧牲可用性。辦公室里的人漸漸離開,最后只剩下他們兩人和值班的保安。
"餓了嗎?"晚上九點,蘇黎從她的筆記本上抬起頭,"我叫了外賣,應該快到了。"
程墨這才意識到自己午飯后就再沒進食:"謝謝,你想得很周到。"
"團隊合作嘛。"蘇黎伸了個懶腰,"說真的,你的數據分析太精準了。那幾個關鍵用戶痛點找得準極了。"
這種專業(yè)上的贊美讓程墨心頭一暖。過去他會將同事的稱贊視為理所當然,但來自蘇黎的肯定卻格外有意義。
外賣送到后,他們暫時放下工作,在會議室里邊吃邊討論。蘇黎點了程墨喜歡的牛肉面——她記得他愛吃什么,這個發(fā)現讓他胸口泛起一陣奇異的溫暖。
"所以,"蘇黎咬著筷子尖,"為什么選擇數據分析這個領域?"
程墨思考了一會兒:"數字不會說謊。在數據中,一切都有邏輯可循,沒有意外。"
"而生活充滿意外。"蘇黎了然地說,"比如電梯故障,比如突然生病的母親,比如..."她頓了頓,"在咖啡館里遇到一個修電腦的陌生人。"
程墨不由自主地微笑:"你呢?為什么選擇創(chuàng)意工作?"
"因為世界需要更多可能性。"蘇黎的眼睛在會議室燈光下閃閃發(fā)亮,"數據告訴你什么存在,創(chuàng)意則問'還有什么可能'。"
他們聊到深夜,話題從工作延伸到大學時代、成長經歷、甚至一些個人哲學。程墨發(fā)現自己前所未有地放松,分享著平時不會對人言說的想法。蘇黎的傾聽方式很特別——全神貫注,不時提出尖銳的問題,但從不評判。
凌晨兩點,他們終于完成了融合方案。新設計保留了核心功能的穩(wěn)定性,同時通過巧妙的交互細節(jié)加入了創(chuàng)新元素。最令人滿意的是,開發(fā)時間僅比原計劃延長一周——在可接受的范圍內。
"成功了。"蘇黎靠在椅背上,長舒一口氣,"這比我們各自堅持的方案都要好。"
程墨看著屏幕上融合兩人心血的成果,突然理解了協作的真正意義——不是妥協,而是創(chuàng)造超越個體的可能。
"該回家了。"他關上電腦,"明天...不,今天還要來公司向李總匯報。"
走出大樓時,夜空繁星點點,街道空無一人。他們并肩站在路邊等出租車,夜風微涼。
"謝謝你今晚的合作。"蘇黎輕聲說,"還有...這段時間的一切。"
程墨轉頭看她,發(fā)現蘇黎正仰望著星空,側臉在街燈下顯得格外柔和。一種強烈的沖動突然攫住他——他想擁抱她,想告訴她這些個月來她如何改變了他的生活,如何讓他看到了自己封閉世界之外的色彩。
但多年筑起的情感屏障依然堅固。最終他只是說:"出租車來了。"
回到家,程墨躺在床上卻毫無睡意。手機屏幕亮起,是蘇黎的消息:"安全到家了嗎?"
簡單的問候卻讓他心跳加速。他迅速回復:"到了,你也早點休息。"
消息顯示已讀,隨后是"對方正在輸入..."的提示持續(xù)了好一會兒。最終蘇黎只回了一個"晚安",但程墨能感覺到那里本應有更多未說出口的話。
周六的匯報進行得很順利。李總和客戶代表都對融合方案表示滿意,批準了延長一周的時間。會議結束后,蘇黎提議慶祝一下。
"就我們兩個。"她補充道,"這段時間太緊張了,需要放松。"
程墨同意了。他們去了城市另一端的一家小餐館,沒人認識他們,可以完全放松。蘇黎甚至點了一瓶紅酒,這在他們的工作聚餐中是從未有過的。
兩杯酒下肚,蘇黎的臉頰泛起淡淡的紅暈,話也比平時更多:"你知道嗎,程墨,我剛調來時聽說要和一個數據分析師緊密合作,心里是拒絕的。"
程墨挑眉:"因為我看起來很難相處?"
"因為你看起來太...完美。"蘇黎做了個引號手勢,"西裝筆挺,數據精準,從不犯錯。我想象中的你是個沒有感情的數據機器。"
"然后呢?"程墨好奇地問。
"然后你在咖啡館里盯著黑屏電腦的樣子,像個迷路的小男孩。"蘇黎笑起來,"那一瞬間,我看到了數據背后的真人。"
程墨不知該如何回應這樣直白的評價,只好低頭切牛排。但心里某個地方,這種被真正"看見"的感覺讓他既脆弱又溫暖。
"那你呢?"蘇黎追問,"第一印象是什么?"
程墨回憶起初見時的場景:"覺得你...太耀眼。像一陣突如其來的風,打亂了一切秩序。"
"這是贊美還是批評?"蘇黎歪著頭問。
"當時覺得是批評。"程墨誠實地說,"現在...不太確定了。"
這個回答似乎讓蘇黎很高興。她舉起酒杯:"為不確定性和數據之外的驚喜干杯。"
他們輕輕碰杯,目光在杯沿上方相遇,又迅速分開。某種無形的電流在空氣中流動,讓程墨的手指微微發(fā)麻。
飯后,蘇黎提議散步消食。夜晚的城市燈火闌珊,他們沿著河岸慢慢走著,偶爾肩膀相碰,又禮貌地分開。
"我下周要去上海出差。"蘇黎突然說,"總部想讓我介紹這個項目的創(chuàng)新點,大概三天。"
程墨點點頭,努力掩飾突如其來的失落:"什么時候走?"
"周二早上。"蘇黎看了他一眼,"你會...想我嗎?"
這個直接的問題讓程墨呼吸一滯。酒精的作用下,他比平時大膽:"可能會。辦公室會安靜得可怕。"
蘇黎笑了,眼睛彎成兩道月牙:"我會每天發(fā)消息騷擾你,保證不讓你太想念。"
他們在十字路口停下,紅燈的數字倒數著。程墨突然意識到,不知何時起,他已經習慣了蘇黎的存在——她的笑聲,她的奇思妙想,甚至那些曾讓他惱火的打破常規(guī)的行為。這種習慣如此自然,以至于他幾乎忘記了沒有她的生活是什么樣子。
"綠燈了。"蘇黎輕聲說,卻沒有邁步。
程墨看著她被霓虹燈映照的側臉,一種前所未有的勇氣涌上心頭。他伸出手,輕輕握住了蘇黎的手指。
"小心車。"他低聲說,借口拙劣但心意真實。
蘇黎沒有抽回手。他們就這樣牽著手走過馬路,像兩個探索未知領域的旅人,既忐忑又期待。誰都沒有提及這個舉動的意義,但某種無形的界限已經被跨越。
在分別的出租車前,蘇黎突然轉身:"程墨,下次我彈吉他給你聽吧。雖然可能彈得不好..."
"我很期待。"程墨真誠地說。
出租車駛遠后,程墨站在路邊,看著夜空中的星星。他想起蘇黎說過的話——數據告訴你什么存在,創(chuàng)意則問"還有什么可能"。也許生活也是如此,在已知與未知之間,存在著無限可能。
而蘇黎,就是那個帶領他看到這些可能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