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內知名體育專業(yè)雜志《籃球先鋒》的記者鄭勛,正對著電腦屏幕皺眉苦思文章的標題。
【大學籃球痼疾難除,教練辱罵何時休?球員尊嚴何在?】
他腦海里不斷回放著美成大學主教練鄭明錫的丑態(tài):比賽順利時裝模作樣,一副儒帥風范;一旦陷入被動,就對球員破口大罵,污言穢語不堪入耳。
雖然鄭明錫每年都能帶隊打進四強,成績足以堵住悠悠眾口,但鄭勛打心底里厭惡這種執(zhí)教風格。
籃球的形象,不該被這種場邊歇斯底里的辱罵所玷污。
今年美成大學更是被首次參賽的黑馬宜仁大學在八強戰(zhàn)中血洗淘汰,鄭勛覺得是時候寫點什么了。
在文章定稿上傳前,他需要配一張有沖擊力的圖片。
平時他都會精挑細選,但今天卻鬼使神差地,手指停在了一張照片上。
照片的主角,是宜仁大學的前鋒林風(21歲)。
畫面定格在他下半場投出那記石破天驚的超遠三分球的瞬間!
籃球剛剛離手,他眼神專注如鷹,姿態(tài)舒展如弓,背景是美成大學球員絕望的眼神和教練席的混亂。
正是這一球,徹底殺死了比賽的懸念!
鄭勛調出林風在那場比賽的技術統(tǒng)計,再次被深深震撼:
【林風:上場28分45秒】
【35分 / 6籃板 / 12助攻 / 10搶斷 / 3蓋帽】
【兩分球 7投7中 (100%) 三分球 5投5中 (100%) 罰球 10罰6中 (60%)】
除了罰球稍顯瑕疵,運動戰(zhàn)投籃竟然彈無虛發(fā)!
百分百命中率!
而且每一個進球都出現(xiàn)在美成大學試圖追分的關鍵節(jié)點上,三分球更是刀刀致命!
無論是進攻端的得分爆炸力、組織串聯(lián),還是防守端無處不在的壓迫感,他都展現(xiàn)出了統(tǒng)治級的表現(xiàn)!
美成大學可是年年穩(wěn)居四強的傳統(tǒng)豪強!
今年的陣容更是被普遍認為有沖擊決賽的實力!
竟然被林風一個人,以如此殘暴的方式打穿了!
鄭勛深吸一口氣,在原本批判教練素質的文章里,又著重添加了一段關于林風驚艷表現(xiàn)的描述。
他感覺自己的心臟在劇烈跳動。
中國籃球的現(xiàn)狀,讓他這個浸淫多年的專業(yè)記者也時常感到無力:被資本裹挾、急功近利的業(yè)余梯隊;職業(yè)聯(lián)賽充斥著雇傭兵,本土球員成長空間被擠壓;管理協(xié)會的無能與腐??;拿著高薪卻失去進取心的所謂“球星”;還有那些思想僵化、動輒對球員惡語相向的“老資格”教練……
他就像守在一片貧瘠鹽堿地上的農夫,看著籃球這片土壤日漸荒蕪。
但即便如此,他依然堅守在籃球報道的第一線,只因為心底深處那點不滅的期望。
他渴望看到真正的超級明星誕生!
不是靠炒作,而是像足壇的武磊、籃壇的姚明,像羽壇的林丹那樣,憑借不懈的努力和過人的天賦,真正打破桎梏,帶領中國運動走向新的高度!
這樣的球星,才能點燃全民的籃球熱情!
而今天,在宜仁大學那簡陋的球館里,他仿佛看到了一絲曙光!
林風那無所不能的表現(xiàn),那在高壓下依然冷靜如冰的眼神,讓他渾身汗毛倒豎,頭皮陣陣發(fā)麻!
“也許……他就是那個人?”鄭勛激動得手指微微顫抖,光滑的腦門上滲出細密的汗珠。
林風展現(xiàn)出的統(tǒng)治力,是他見過的任何業(yè)余球員都無法比擬的!
如果這種實力能在職業(yè)賽場兌現(xiàn)……
不,哪怕只有七成,也足以掀起巨浪!而且林風的年齡……
他幾乎是跑著沖向正在接受校新聞社采訪的林風,趁著蘇晴提問的間隙,飛快地將自己的名片塞到了林風手中。
林風保持著禮貌的微笑,但內心并不平靜。
眼前這位《籃球先鋒》的記者鄭勛,他“認識”。
在籃球圈子里,鄭勛以“超級星探”聞名。
他擅長在球員成名前就建立聯(lián)系,編織人脈網(wǎng)絡。
但他的動機并不純粹。
一旦他“投資”的球員成功進入職業(yè)聯(lián)賽并打出名堂,他就會利用這層關系強行要求獨家采訪,進行利益捆綁;而那些未能成功的球員,則會被他無情地從通訊錄里刪除。
林風前世就曾得到過他的“青睞”。
在高中和大學初期,鄭勛寫過幾篇報道,稱贊林風的刻苦訓練和防守潛力。
那時的林風也曾天真地以為遇到了伯樂。
然而,就在他大學畢業(yè)后,與職業(yè)球隊談判陷入僵局時,他嘗試聯(lián)系鄭勛尋求建議或幫助,卻石沉大海,杳無音信。
緊接著,一篇出自鄭勛之手的深度分析文章橫空出世:
《“把林風放一邊!”——教練們戰(zhàn)術板上的潛臺詞》
文章本身并非全無道理。
它尖銳地指出了林風當時最大的短板:孱弱的投籃能力和在進攻端的隱形。
其他球隊教練喊出“把林風放一邊”的戰(zhàn)術指令,也是基于他進攻威脅為零的事實。
然而,正是這篇“專業(yè)”報道,將“把林風放一邊”這句原本只在業(yè)內流傳的戰(zhàn)術口令,徹底釘死在了林風的職業(yè)恥辱柱上!
它讓所有不了解籃球細節(jié)的普通球迷和俱樂部管理層都牢牢記住了:林風,是一個可以被對手完全無視的進攻黑洞!
文章發(fā)表后,林風的職業(yè)前景瞬間跌入冰點。
幾乎所有對他感興趣的球隊都打了退堂鼓,他差點因此徹底告別職業(yè)籃球!
雖然后來他憑借防守功底勉強在第三輪末段被選中,但“放一邊”的標簽卻伴隨了他整個職業(yè)生涯。
“林風球員,”鄭勛的問題將林風的思緒拉回現(xiàn)實,語氣帶著探究,“根據(jù)數(shù)據(jù),你在本賽季常規(guī)賽的10場比賽中,場均只有4.5分,除了最后一場,三分球更是顆粒無收。為什么一到季后賽,你的進攻能力就突然爆發(fā)了?這中間發(fā)生了什么?”
林風壓下心頭的復雜情緒,臉上維持著平靜:“我非常清楚自己的定位。在常規(guī)賽階段,球隊賦予我的核心任務是防守,我專注于做好這一點。進入季后賽,為了幫助球隊走得更遠,教練組希望我在進攻端承擔更多責任。我只是努力執(zhí)行了教練的戰(zhàn)術安排,盡我所能去完成新的角色?!?/p>
“所以,這算是隱藏實力?一種……秘密武器?”鄭勛追問道,眼中閃爍著挖掘“內幕”的光芒。
林風心中冷笑,這位記者還是老樣子,總想搞個大新聞。
他含糊地笑了笑,沒有直接回答。
“風哥!老虎教練爪子開始露出來了!”陳星恰到好處地湊過來,拉了拉林風的球衣,低聲提醒道。
林風抬眼望去,果然看到主教練李振國正抱著胳膊,目光不善地盯著這邊,顯然對采訪時間過長感到不滿。
救星來了!林風立刻抓住機會:“鄭記者,實在抱歉,教練那邊在催了。我們下次再聊!”他禮貌地與鄭勛握了握手,又對一旁略顯遺憾的蘇晴做了個“電話聯(lián)系”的口型,趕緊抽身離開。